昨日,武大中南医院在五峰的宫颈癌普查进入第二天。这次普查将持续到2008年,专家们希望能够找到这里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据了解,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每200名女性就有3人患宫颈癌,发病率在我国居第二位,死亡率为 66/10万,居全国之首。
这次普查是2日上午8时开始的。武大中南医院的5名专家分成4组,分别在渔洋关、蒿坪、仁和坪、长乐坪等点集中对育龄妇女进行妇科普查。医生们在检查中发现,不少妇女有长期腹痛和阴道出血的症状,但并不以为意。医生们痛心地说,这样明显的症状都长期不注意,发生癌变的可能性很大。在渔洋关中心卫生院进行的筛查中,一位76岁的老婆婆就当场被检查出宫颈癌淋巴转移。
此次普查的牵头人、中南医院陈惠祯教授介绍,宫颈癌在五峰地区的高发,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被认为是当地人喜欢腌熏制品、卫生条件差、特有的习俗和生活贫穷导致,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卫生习惯都有所改变,发病率仍居高不下。
69岁的陈惠祯从1976年就开始关注五峰宫颈癌高发问题。到1986年,他曾联合当地有关部门对育龄妇女进行了5轮大规模普查和治疗,该地区的宫颈癌发病率、死亡率,一度下降至16/10万和4/10万,5年生存率提高了61%。后来由于经济原因,大规模的普查改为小规模筛查,当地宫颈癌的发病率又大幅度回升。
此次进行的普查将分3轮,每轮分上下半年各一次,一直持续至2008年底。五峰县妇幼保健院介绍,一个月前开始,通过基层妇联组织和中小学生带信的方式,已将此次普查的时间和地点通知到了各个家庭。
陈惠祯说,此次大规模普查,专家将为所有育龄妇女建立电子档案,进行追踪随访,希望通过长期监测,找出明确的致病原因。
由于当地经济能力有限,专业技术人员缺乏,陈惠祯和同事们借鉴阴道镜的原理,尝试在项目中增加了一项醋酸初筛检测。操作要求不高,当地村医都可胜任,加上一瓶500毫升的醋酸只要几块钱,费用相当低廉。
专家表示,通过比照实验,如果准确率达到80%,这项简易的检测手段将可以在农村大规模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