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人体感染后,螺旋体很快播散到全身,几乎可侵犯全身各组织与器官,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时显时隐,病程较长。
传播途径:
1、性接触传染:这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未经治疗的梅毒病人,在感染后的1—2年内最具有传染性。
2、胎传:梅毒孕妇、在妊娠期内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及脐静脉进入胎儿体内,引起胎儿在宫内感染,多发生在妊娠4个月以后,导致流产、早产、死胎或分娩胎传梅毒儿。
3、其它:少数可通过性接触以外途径导致传染,如接吻、哺乳、输血等。
临床表现:
1、一期梅毒:又称硬下疳。潜伏期平均2-4周,多发于外生殖器,男性多在阴茎、龟头、冠状沟、包皮、尿道外口等;女性多在大小阴唇、阴蒂、宫颈等部位。呈肉红色糜烂面或浅在性溃疡,内含大量梅毒螺旋体,传染性较强。
2、二期梅毒:一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螺旋体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播散全身,引起多处病灶。可出现皮肤粘膜损害:如斑疹、丘疹、脓疱疹、掌跖梅毒疹、扁平湿疣、粘膜损害、梅毒性脱发等。
3、三期梅毒:可有结节性梅毒疹、树胶样肿等。
4、潜伏梅毒:感染梅毒后经一定活动期,由于机体免疫力增强或治疗的影响,症状暂时消退,但未完全治愈,梅毒血清试验仍为阳性。
5、先天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早期为生后2岁以内发病,胎儿在宫内通过血源性感染发生。可出现全身症状,如早产、发育不良、哭声嘶哑、低热、贫血、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和脱发等,皮肤黏膜损害和骨损害。
预防措施:
1、消除传染源:在婚前等各种健康检查及高危人群普查中进行梅毒筛查,早期发现病人,早期正规治疗,患者及性伴应治疗和随访。
2、切断传播途径:应有良好的性道德观,洁身自爱,注意个人卫生,推广使用避孕套。
3、加强宣传教育,保护健康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