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疹的皮疹类型多样,且常常与其它疾病的皮肤表现类似,其常见的特点为,有肯定的用药史,但请记住药物进入人体的途径除了口服和注射外,还有许多途径,中药也可以引起药疹;停用致敏药物后,随着药物在体内代谢排泄,皮疹可逐渐自愈,一般在1~3周左右恢复;有一定潜伏期,即从药物进入体内,到发生皮疹有一个间隔时间,第一次发病潜伏期长,约5~20天左右,以后用药发病,潜伏期短,可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发病;在发病前,多数患者有早期症状,如发热、皮肤瘙痒、粘膜灼热干燥或全身不适;全身药疹患者多伴有口腔粘膜或其它粘膜受累,且可有心、肝、肾、关节、血液的病变,此时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用抗过敏及激素治疗有效。 药疹是一个令人沮丧的疾病,一方面人们是因为有病方用药物治疗,结果产生药疹,使病上加病;另一方面,药疹难以预测,常突然出现,如果药物有多种,究竟是哪一种药物常常令医生头痛。 药疹的治疗原则是立即停用致敏或可疑药物,促进致敏药物排泄,及时抗过敏治疗,如果皮疹很多或有内脏损害者应住院治疗。但最重要的是预防药疹的发生,包括正确认识药品,它即可治病又可致病(象水一样可载舟也可覆舟),不要滥用药物,不要随便用药,不要过分去追求所谓的新药、特效药,不要认为剂量愈大,疗效愈高,记住所有的药物都有副作用,都可能引起药疹。记住曾引起你药疹的药物并在病历本上明确标记以及告诉医师。药疹的发生有一定的潜伏期,所以不要认为停药几天以后再发生的皮疹就一定不是药物。同一种药物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药物有些也可引起药疹,所以以往安全的药物,现在也不一定安全。切记"无毒不是药,是药三分毒"。
【治疗】
1.治疗原则 ①停用一切可疑致病药物; ②促进体内药物排泄; ③治疗临床症状; ④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⑤加强支持疗法。
2.轻型药疹 若皮疹少,炎症反应轻,无症状者,可仅给予停药后观察,不必用药。如皮疹较多,瘙痒明显,则可给予下列方案。①维生素C 1~3g+5%葡萄糖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②10%葡萄糖酸钙10ml,缓慢静脉注射,每日1次。③抗组胺药,选1~2种口服,每日3次,或肌注扑尔敏、苯海拉明,每日1~2次。④局部可外用炉甘石洗剂、单纯扑粉等。
3.较重型药疹 如泛发性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泛发性固定红斑型、荨麻疹样型、多型红斑型等。皮疹较多,炎症较重,多有明显的症状,如瘙痒、发热等症状。宜给予中等剂量皮质激素,如口服强的松30~40mg/日或等量的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直到体温正常,皮损消退,才逐步减量。同时,可选用上述方案。
4.严重型药疹 如重症多形红斑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剥脱性皮炎型等,皮损广泛而炎症严重,全身中毒症状重,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均须及时抢救。 (1) 皮质激素 早期给予足量激素,一般激素用量为1.5~2.5mg/kg/d,应静脉给药,最好维持24小时。激素足量,病情应在3~5天内控制,否则,再加在激素用量,加量要加原激素量的1/3~1/2。足量激素,一般要维持1~2周,再逐渐减量。用激素时间一般要1个月左右,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2) 维持有效的循环血容量 由于皮损广泛,渗出多,易丢失大量血浆蛋白和水分,导致循环衰竭,尤其是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循环衰竭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故要及时补充血浆胶体、晶体成分,可输血浆200~400ml,或人白蛋白10g,隔日1次,连用4~5次。补液量成人一般要3000~4000ml/日,并应根据渗液量、进食量、尿量等调整补液量。 (3) 注意酸、碱、水、电解质平衡。 (4) 保护眼睛 重型药疹常有眼损害,多表现为结膜炎、角膜炎,若处理不当,极易并发角膜溃疡,内眼损害而导致失明。故应高度重视眼睛的处理。分泌物多者应用生理盐水洗眼1~2次/天,然后点滴眼水(如的确当眼水),每天数次,临睡前涂眼膏(如红霉素眼膏),并予无菌纱布遮盖。1周后要经常钝性分离结膜,防止结膜粘连。 (5) 慎重选用抗生素 由于重型药疹患者,常处于高敏状态,容易发生多元过敏或交叉过敏,故选择抗生素应极为慎用。重型药疹亦不必常规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若病人治疗及时,激素足量,加强支持疗法,病情可迅速好转,常常不需用抗生素。若有感染存在,需用抗生素,应选择与致敏药物结构不同的抗生素,或选择发生过敏反应少的抗生素,如红霉素、林可霉素(洁霉素)、磷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等,还应结合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来筛选抗生素。 (6) 局部治疗 ①重症多形红斑药疹,无糜烂者,可用大量单纯扑粉,或含5%硼酸扑粉撒于皮疹上及床单上。有大疱者,可抽吸疱液。糜烂渗液,可予湿敷。②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可外涂含油较多的乳剂或乳膏,以润滑、保护皮肤、减轻瘙痒。③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病人最好安置于烧伤病房。给予抽吸疱液,保留疱壁,有脓疱形成时,要清除脓液,要清除糜烂创面上的坏死表皮及粘附物。创面尽量采用干燥暴露疗法,但受压部位可给予油性多的凡士林油纱保护,依分泌物情况,每天或隔日更换油纱。 (7) 加强支持疗法 应鼓励病人进食,给予高蛋白饮食。可少量多次输鲜血或血浆或人白蛋白。 (8) 血浆置换疗法 能快速清除血循环中的药物抗原、抗体和免疫复合物,迅速改善病情,同时可减少激素用量。但因技术要求高,费用昂贵而受限制。 (9) 加强护理 室内空气要定期消毒,要定期更换无菌的衣服、床单、被褥。有口腔损害,要给予口腔护理,可用2%碳酸氢钠溶液或3%硼酸溶液漱口。有外阴粘膜损害时,要剪掉阴毛,清洗创面后,给予0.1%雷佛奴尔溶液湿敷,或外涂3%硼酸软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