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早晚温差较大,稍不注意就容易患上感冒。秋天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干燥,一旦感冒喉咙会比夏天感冒难受得多,咳嗽也更加重。
秋天气候比较干燥,空气中的湿度较低,在节气上属于“燥”。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在这个时候患感冒,比较容易出现所谓“秋燥”的病理征型。根据专家们的临床总结和概括,这个季节感冒的特点为:常伴有皮肤干燥、口干鼻燥、咽喉干燥、咳嗽无痰或少痰难出等一系列上呼吸道黏膜津气干燥的现象,简称为“燥象”。
燥象有“温燥”和“凉燥”之分。温燥的临床表现,除了上述的燥象外,还有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舌红、脉数大等特点;而凉燥则与温燥不同,凉燥在初起时恶寒重而发热较轻,舌头颜色不红,脉浮紧而不数。
秋季预防感冒的具体措施为:
第一,宜酌加衣服。由于早晚温差较大,天凉时宜酌加衣服,睡觉时应盖好被子。若吹电风扇,需注意风量不宜太大,避免直接对着人吹,室内温度设定不宜过低。
第二,宜注意避免感染。在气候突然变化时,应注意保暖,少出现在人多的公共场所,以避免感染。
第三,宜及早就医。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应及早就医,以免病情恶化。
第四,宜多喝温开水。如果感觉口干舌燥或痰难出,要多喝温开水,宜一口一口先含在嘴巴中,再慢慢吞下去,对润喉、化痰、祛寒有一定的作用。
第五,宜多食用水果。对于温燥患者来说,应多吃杨桃、柠檬、葡萄、柚子、梨等含维生素C或凉润的水果。
第六,宜食疗。对于凉燥患者来说,可煮葱加淡豆豉汤,或用老姜、红糖煮水喝,喝完可到被窝里微微发汗。
第七,宜食用热稀饭。对于体质比较虚弱或胃口不好的患者来说,可吃热稀饭,吃完后也可到被窝里微微发汗。而感冒期间除非虚证明显,不宜随便吃补药,否则病情会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