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婴儿期比较高发的疾病中,中耳炎的发病率这几年越来越飙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现在很多年轻的妈妈对哺育幼儿知识缺乏,易让婴儿保持平卧的姿势喂奶,结果很多发生呛奶流进中耳腔引发中耳炎。
人体的中耳主要由鼓室、咽鼓管、鼓窦和乳突组成,其中咽鼓管最容易引发中耳炎。该管有两个口,上端开口与鼓室相通,下端开口在鼻咽侧壁与鼻腔相通。咽鼓管是中耳与外界相通的唯一通道,一般情况下处于关闭状态,只有做吞咽动作或打哈欠时才开放。它有两个功能:其一是可将中耳黏膜正常分泌的组织液引流到鼻腔;其二是通过该管的开、闭交替,来调节鼓室内的压力与外界大气压保持平衡。在哺乳期的婴幼儿,由于解剖学上的特点,他们的咽鼓管没有发育完全,呈短而平的状态,在哺乳时平卧特别容易因呛奶使奶液经咽鼓管逆流入中耳,引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婴儿妈妈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哺乳婴儿避免引发中耳炎。正确的哺乳姿势应当是小儿身体保持45度,哺乳后喂好奶后也不应立即平卧,要轻轻拍背,等过一段时间后才可以慢慢放下。当宝宝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时,应注意保持鼻腔通畅,当鼻塞严重时,偶尔可用0.5—1%麻黄素滴鼻。此外,还要注意上呼吸道感染时发生的反应性中耳炎,也会引起耳痛,使宝宝经常去抓耳朵。应当及时找耳鼻喉医生看看以除外化脓性中耳炎。睡觉时,经常给宝宝变换体位,以免分泌物在鼻咽腔积聚。
婴儿由于不会说话,所以引发中耳炎导致疼痛后只能用哭闹来表示,妈妈发现宝宝有发烧、不安、拒食、摇头、哭闹等健康症状时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检查治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