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年1月6日
2012年1月1日早上,家住荔湾区新都里一巷的钟雯(化名),像往常一样,起床,吃药,给女儿准备早餐,及要吃的药。机械地忙完这些家务后,她看了看挂在旧墙的日历,1月1日,新年了。她眼光转向逝去的丈夫的遗照,闲目静默,在心里把已经说了几年的新年愿望再一次说给丈夫听,希望他在天之灵,保佑女儿身体健康,有好工作,能上大学。
家的顶梁柱倒了
06年前,钟雯虽然一直病魔缠身,但她有爱她的丈夫,有她爱的女儿,一家其乐融融,所以,穷,并不影响她以乐观的心态生活着。
来过钟雯家的人,第一感觉是挤,第二感觉是暗,第三感觉是危。这间上辈留下的旧平房,只有十来平米,仅一个出风口,要有光线必须把门打开,又没承重梁,看上去相当危险。但知足常乐的钟雯对此却不以为意,她笑道,挤点没事,一家人住得更暖和;暗也没事,还能提高睡眠质量呢;谁说我家没承重梁,我家的顶梁柱在这呢。每次一说完,就拍拍老公的宽肩。正是如此,这个三口之家,靠丈夫独力撑起,钟雯患有哮喘与支气管炎,一直失业。
然而,06年夏天,这次,再乐观的她也受不了生活这么重的当头一棒——她丈夫突然猝死,家里唯一的顶梁柱倒了。丈夫离世后,家里没了经济来源,钟雯因过度悲伤,哮喘与支气管炎加重,年轻的女儿还在上学,一个艰难但幸福的家庭就只剩下艰难了,而且变得更艰难。
谁帮帮我可怜的女儿
丈夫遭不幸后,乖巧懂事的女儿成了钟雯的精神支柱。“看到女儿那么乖那么坚强,我才断了随丈夫而去的心”,钟雯一直认为女儿救了她,给她力量,才让她有活下去的信念。女儿对她的影响还不止只是信念上的,还带她去爬山,去公园参加社区活动。“女儿反而成了一家之主,真是穷家孩子早当家”,一说起女儿的好,想起相依为命的艰辛,钟雯的眼泪就开始在眼眶中打圈。
当悲痛之情慢慢淡化后,钟雯开始为女儿的前途发愁了,最迫在眉睫的学费问题。于是,她更积极的爬山锻炼身体,还学会了打太极,身体有好转时,她就趁机做临工,攒起来给女儿交学费。
钟雯的坚持感动了街坊,街道居委会给她申请了低保户,平时也介绍一些不需要太劳累的短工给她做,补贴家用。
而就在生活看似开始有阳光时,不幸的乌云再度盖天而来了,女儿被诊出有喉癌,学业无法继续,唯一的希望就像断了线的风筝,飘得无影无踪了。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我女儿有个好工作,工作之余参加自考大学”,这是钟雯得知《今日关注》与广州仁爱医院举办“圆梦”后和居委会领导说的,也是她在2012年第一天对丈夫的祈求。
仁爱义工团新成员
当《今日关注》记者与仁爱义工团代表广州仁爱医院谢院长来到钟雯家时,她正在吃当天的第二次药。
看到在广州这么大的一个城市里,一家人挤在这么小的一个狭小空间,大家来之前有了解过钟雯的状况,但还是被所看到的震惊了,如果不是居委会工作人员带路,谁都不会认为这个与摩托车车库差不多大的地方是住着一家人的。
随行的大伙都自觉留在门外,只让仁爱义工团成员把带棉被、食油、大米、小药箱送入她家,随后谢院长送上了慰问金,并承诺给她每月做健康体检。谢院长接受记者采访说,钟女士的情况超出我们预想,我们送来的远远不够,只尽了微薄之力,希望通过媒体报道,让更多人伸出援助之手。
得知钟雯最大的愿望是女儿能找到个好工作时,谢院长表示,由于小女生是读幼师的,专业不对口,但如果她有意向,仁爱医院愿意提供实习岗位,给她做专业培训之后,就转为正式员工。
在新年的第一天的一个小时内,自己的新年愿望全实现了,钟雯感动零泣,她对《今日关注》镜头说,“我自己也当过志愿者,我想申请加入仁爱义工团,在自己身体好的时候跟大家一起,去帮助需要关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