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门”频发,打好初冬肠胃保卫战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2日

时值秋末冬初,早晚温度变化大,人体免疫力下降,原本就是肠胃病的高发时期,加上天气转冷,人们喜欢吃火锅、烧烤、饮酒等,这些饮食对胃黏膜刺激大,可加重肠胃不适。广州仁爱医院内科专家指出,日常饮食中,要以杂食杂粮菜蔬为主,牛奶、肉食适量即可,不提倡多饮酒。

  近日媒体爆出,广东省工商局对流通环节销售的雪糕饮料进行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多种雪糕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超标,其中包括知名大型企业蒙牛的旗下产品,加上三全水饺被查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超市熟食菌群检查合格率仅38%等各种新闻纷纷而来,民众被各种“细菌门”狠狠揪了一把心。广州仁爱医院内科专家指出,食品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两指标超出标准范围,易引起肠胃不适、腹泻等症状,严重超标易引发肠道传染病或食物中毒。

  时值秋末冬初,早晚温度变化大,人体免疫力下降,原本就是肠胃病的高发时期,加上天气转冷,人们喜欢吃火锅、烧烤、饮酒等,这些饮食对胃黏膜刺激大,可加重肠胃不适。另外,情绪不良、精神紧张、饮食无规律等也是诱发肠胃病的因素。这些因素导致了入冬以来内科门诊肠胃病患者不断增多。

  “冬季原本就是肠胃疾病高发季,近期由于细菌门频发,食品安全问题更让市民忧心忡忡,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小孩的,越发担心,不知道该吃什么、怎么吃好。”广州仁爱医院内科文秀芝主任指出,其实不必过多忧虑,在事务处理的细节上多加注意,就可以有效预防细菌超标引起的肠胃疾病和食物中毒。

  首先要注意食品的质量,无论是原料或成品,都要新鲜。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的作用于食品,会使食品产生变质,也就是所谓的不新鲜,因此在食品挑选和加工的每到程序上都要认真检查,如果不新鲜就不可再用,切勿为了不浪费而不舍得丢掉。对在超市购买的熟食等直接入口食品,即使没有发现明显腐败变质,也最好经过充分加热处理后再食用。

  新鲜食品要及时加工,尤其肉类、水产品等易腐食品,很适合细菌的生长繁殖,及时清洗、烹调烧煮,能有效地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和发生食物中毒。加工烹调好的食品,应尽量缩短存放时间,最好做到现烧现吃;外购或隔夜熟食要回锅烧透后再食用。

  对于冷冻产品如雪糕,在天气转冷时尽量减少食用,人体此时免疫力低,肠胃受冷或者细菌侵袭都容易导致肠胃疾病的发生。同理,烟酒、辛辣、油腻、坚硬、热烫的食物对胃肠刺激不可低估,应有所节制。日常饮食中,要以杂食杂粮菜蔬为主,牛奶、肉食适量即可,不提倡多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