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冬防”温阳驱寒 广州仁爱开展三九天灸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2日

随着冬至的临近,一年中最寒冷的三九天也即将来临,此时无论是自然还是人体,都开始进入阳气微、阴气盛的状态,人体抵抗寒邪能力有所下降,呼吸道疾病以及关节痛等各种虚寒病症容易发作或加重。正当三九天灸来临之际,广州仁爱医院从2011年12月22日(冬至,星期四)开始开展三次天灸治疗和保健服务。广州仁爱医院中医科冯桂梅教授提醒,接受天灸疗法,有助于温阳驱寒,提高抗病能力,减轻患病症状,减少疾病的发作。

  冯桂梅教授介绍,中医《内经》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养三伏,冬补三九”之说。冬至养生并不仅仅局限于日常的食材调养,其实天灸疗法也是寒冬里温阳驱寒、防病保健的不错选择。“这种传统的灸法一向是选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以辛温药物敷贴特定穴位,从而使人体阳气更加充沛、抗寒能力增强。”另外三九天灸是夏季“三伏天灸”治疗与保健的延续和补充。

  “三伏”加“三九”:1+1>2

  冯桂梅教授分析,三九天灸和三伏天灸的作用是一样的。三伏天灸是在夏季最热的时候在相应穴位贴药,预防冬季容易发作的顽固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胃肠道疾病等。她指出,三伏天灸被称为“冬病夏治”,这个“治”说的是“治未病”,即预防冬季易发病。

  三九天灸也是如此,它也是为预防“冬病”服务的,针对的人群也是一样的。中医认为,冬季是阳气收藏的季节,这时适宜进补,也适宜温阳散寒,强健体魄。“温阳散寒就是三九天灸的作用,能预防冬季易发的寒性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冯桂梅教授说,天灸通过选择穴位和所贴药物来达到其防病作用。

  根据病种选择保健治疗方式

  据了解,今年三九天灸,广州仁爱医院针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体虚易感冒;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泄;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等进行保健和治疗。

  天灸是通过药物作用于穴位表面、调理脏腑经络来提高免疫力,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因此,非一朝一夕之功,若能连续3年坚持接受一年冬、夏两次的天灸治疗,更能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过敏状态,提高抗病能力,减轻呼吸道疾病以及关节痛等病痛的症状。冯桂梅教授还特别提醒,慢性病患者一般在上午11时至下午1时进行贴药比较好,因为此时人体阳气较盛,药物易尽快渗透进入体内,可以产生较好的疗效。

  三九天灸也有禁忌

  “正在急性发作的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我们反而会劝这些病人先治病,再考虑贴天灸预防再发作。”冯桂梅教授称。

  三九天灸适应症: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体虚易感冒;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泄;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等。

  三九天灸禁忌人群:孕妇、恶性肿瘤患者、强过敏体质者、感冒发烧者、患有感染性疾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