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普外肛肠科 >> 直肠息肉 >> 治疗 >> 正文

直肠息肉的中西医治疗攻略

2010-5-20 来源:广州仁爱医院 [我要评论]  [我要预约]

直肠息肉的中西医治疗方法有哪些?专家指出,直肠息肉是泛指直肠粘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其病理性质不一,有的是良性肿瘤,有的是炎症增生的结果,从肉眼观察大体相似。息肉可能是癌前病变。有的息肉可恶变成直肠癌。临床上分别采用中西医治疗直肠息肉。

  一般来说,容易变癌的息肉有如下特征:

  1.组织学上属于腺瘤型息肉;

  2.宽基广蒂息肉;

  3.直径超过2厘米的大型息肉或短期内生长迅速的息肉。

  专家建议:

  1.年龄大于50岁,有直(结)肠息肉、结肠癌家族史和腹泻、便秘、便血病史,体检发现血CEA、CA199增高者,最好进行结肠病变的筛查。不能作结肠镜检查或不愿意作结肠镜检查的病人,可以应用CT检查结肠。

  2.CT结肠成像检查是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发现和诊断结肠病变,是一种安全、无创的结肠检查方法。其敏感性不亚于结肠镜检查,特别是对于≥10mm息肉的检测敏感度高,可作为结肠镜切除息肉前首选的筛查方法。

  3.发生急性腹痛或近期做过腹、盆腔手术的患者,处于腹壁疝、中毒性巨结肠及炎症性肠病急性期的患者,最好不作CT结肠成像检查,否则有可能导致结肠穿孔

  直肠息肉治疗有方

  (一)中医治疗

  本病以外治为主,伴出血或其它兼症者,或多发性息肉者可应用内治法治疗。

  1.内治

  ①胃肠湿热证

  症候:大便不爽,小腹胀痛,便内有鲜血或粘液,气味臭秽。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散结

  方药:萆薢渗湿汤加减。腹泻加黄连、马齿苋;便血加地榆、槐角、炒荆芥。

  ②脾胃虚弱证

  症候:腹痛绵绵,大便稀薄,常伴有泡沫和粘液,息肉脱出不易还纳,面色萎黄,纳差,消瘦,舌淡,苔薄白,脉弱。

  治法:补益脾胃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2.外治

  (1)灌肠法:息肉病,可用具有收敛、软坚散结作用之药液保留灌肠。

  ① 6%明矾液5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

  ② 乌梅12g、五倍子6g、五味子6g、牡蛎30g、夏枯草30g、海浮石12g、

  紫草15g、贯众15g。浓煎为150~200ml,每次50 ml,保留灌肠,每日1次。

  (2)注射疗法

  适应症:适用于小儿无蒂息肉。

  药物:6~8%明矾液,或5%鱼肝油酸钠。

  操作:侧卧位,局部消毒麻醉,在肛镜下找到息肉,再消毒,将药液注入息肉基底部,一般用药0.3~0.5ml.术后防止便秘,每日服麻仁丸9 g 或液体石蜡20ml。

  (3)结扎法

  适应症:适用于低位带蒂息肉。

  操作:侧卧位或截石位,局部消毒,局麻扩肛后,用食指将息肉轻轻拉出肛外,或在肛镜下,用组织钳夹住息肉轻轻拉出肛外,用圆针丝线在息肉基底贯穿结扎,然后切除息肉,肛内注入九华膏。

  (二)西医治疗

  西医治疗主要是各种手术疗法。

  (1)指扯断蒂法:适用于儿童低位带蒂息肉患者,取截石位或下蹲位,手套涂上润滑剂后用右手食指伸入肛门,勾住息肉,在息肉蒂部与粘膜连接部扯断取出息肉。一般出血可自行停止。

  (2)经肛门切除:适用于直肠下端息肉,在骶麻或局麻下,首先扩肛,用手指或组织钳将息肉拉于肛门外,对有蒂良性息肉,在息肉根部连同部分粘膜进行结扎或缝扎,切除息肉。若系广基底息肉,更应切除息肉四周粘膜,然后缝合创面;若为绒毛状腺瘤,粘膜切除范围应在腺瘤四周1cm以上。

  (3)电灼切除:无法经肛门切除者,可通过直肠镜、纤维结肠镜或电子肠镜套住息肉蒂部电灼切除。注意广基底息肉此法不安全。

  (4)经纤维结肠镜或电子肠镜通过高频或微波切除 适于2cm以内的带蒂息肉或较小的宽基底息肉,无出血倾向者也可用显微手术肛门镜接电视屏,放大视野,镜下切除息肉。这种方法创面小,可以缝合,避免了术后出血。

  (5)开腹手术 若息肉位置较高,或息肉有癌变,或息肉直径大于2cm且为广基底者,经下腹入腹作局部切除,癌变者按直肠癌切除原则处理。

  (6)病变肠段切除术:对高位多发性腺瘤,必要时可考虑作病变肠段切除术。

  • 上一篇:
返回科室首页
 
无标题文档

典型病例

更多
无标题文档

热点资讯

更多
无标题文档

在线问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