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广州仁爱天河医院普外科为一名胆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据悉,自该院开展此项手术以来,全国各地的胆囊结石患者纷纷慕名前来诊治。到目前为止,该院已经进行了300多例“保胆”手术,除1例因术后并发症而切除胆囊外,其余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成功率接近了100%,居于全国领先水平。
专家简介
卢斌,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国家“863”和“973”课题研究参与专家,《肛门再造》、《胆囊结石外科治疗》及《中国肛肠病学》等专著参编者。长期从事普外科临床和科研工作,获七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发表论文10多篇。擅长消化道肿瘤、肝胆结石、腹腔镜微创及小儿疝气等疑难杂症的诊治。
患者不愿做“无胆一族”
不久前,广州仁爱天河医院普外科为一名胆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据悉,自该院开展此项手术以来,全国各地的胆囊结石患者纷纷慕名前来诊治。到目前为止,该院已经进行了300多例“保胆”手术,除1例因术后并发症而切除胆囊外,其余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成功率接近了100%,居于全国领先水平。
家住韶关的周女士,几个月前检查发现有胆囊结石,她多方求医均被告知要切除胆囊,然而周女士不想做“无胆一族”,于是求助于广州仁爱天河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卢斌博士。卢博士仔细检查后发现她的胆囊尚有功能,胆囊炎症不重,为她制订了周密“微创保胆取石”手术方案。
卢博士施妙手保胆取石
手术由卢博士主刀,他先在患者的腹壁上开3个0.5-1厘米的小孔,在腹腔镜下用超声刀将胆囊切开一个小口,把纤维胆道镜伸进胆囊内用取石网取出结石,再将胆囊冲洗干净后用可吸收线缝合。患者术后4天就康复出院。
卢博士说,新式保胆取石术取净结石,保住了胆囊器官,维护了人体的平衡和生理功能,此外还体现了切口小,创伤轻,恢复快,美观的特点。但他强调,新式保胆取石术治疗单纯性胆囊结石,适用于年龄在45岁以下、无家族性结石病史、胆囊收缩功能正常,无糖尿病和严重心肺疾病,胆囊无长期慢性炎症迹象的患者。但对于胆囊萎缩无功能、胆囊管完全梗阻或疑有胆囊癌者应果断切除胆囊。
新式技术为患者带来福音
据了解,胆囊结石在人群中的发病比例约为10%,且近年来不断增多。结石堵塞胆管可引起急性胆绞痛,难以忍受,严重时还可引起急性胆管炎、梗阻性黄疸及胆源性胰腺炎,甚至危及生命。治疗此病的传统方法就是“一刀切”,即将患者的胆囊整个切除。但胆囊是重要的消化器官,倘若实施旧式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率太高,等于白做。
为什么旧式胆取石术后复发率高呢?卢博士解释,旧式“保胆取石”术容易复发有两点原因:一是“盲人取石”,没有借助纤维胆道镜这一先进可视设备,肉眼下取石,留有“盲区”,微小结石不能被发现从而使胆囊内结石残留率增高造成胆结石遗漏在胆囊中;二是“一取了之”,就是术后没有采取防止复发的保健措施,被动等待结石复发。
卢博士介绍说,新式双镜联用微创保胆取石术,经过多年的探索尝试,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逐步推广起来。该手术要求手术者必须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掌握腹腔镜下缝合技术和熟练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技术。